新黃河客戶端消息,國家明令禁止教育機構跨年度收取學費,在校方的包裝下搖身一變成了“捐贈費”;66000元的“捐贈費”家長只能交現金,而且拿不到任何票據;學校計劃招生250人,實際招生疑似多達900余人,多招收的新生學籍問題成疑……
近日,有知情人向新黃河記者反映,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弘文中學存在跨年度收取學費、超計劃招生等涉嫌違規的情況。新黃河記者實地調查發現,一些家長明知校方涉嫌違規收費,但為了獲得相對優質的教育資源,仍爭相把孩子送進學校,甚至有家長通過中介額外繳納上萬元費用。9月22日,新黃河記者從邯鄲市叢臺區教體局獲悉,針對爆料人反映的上述問題,該局相關科室已介入調查。
“捐贈費”實為三年學費,只收現金不轉賬
據邯鄲市弘文中學官網簡介,該校是由弘文教育集團投資建設的一所全日制、全寄宿制民辦學校,目前有東、西兩個校區,東校區為高中部,西校區為初中部即叢臺區弘文中學。
叢臺區弘文中學新初一學生軍訓結束等待回家
9月初,新黃河記者來到叢臺區弘文中學,看到多位家長正在門前等待即將軍訓結束回家的新初一學生。在交談中多位家長表示,校方針對新生收費采取兩種模式,計劃內即通過搖號報名學校的新生按學年收取學費,對于計劃招生外的學生,學校要求以“捐贈費”的形式,讓家長一次性現金繳納三年學費,并且不提供任何的收費憑證,“都是交的現金,沒有人轉賬!贝送,還有家長向記者透露,除了直接聯系學校上學的,還有新生家長是通過中介或中間人把孩子送到學校,這些家長不僅要一次性付清三年學費,還要額外支付上萬元的中介費用。
“本來想搖號,了解到報名的學生很多,但只有250個學位,所以就咨詢一個從事教育行業的朋友,說可以直接辦進去!毙律议L王先生告訴新黃河記者,叢臺區弘文中學在民辦初中里成績不錯,而且離家比較近,所以就想把孩子送到這個學校,最后通過花錢打點,在沒通過電腦隨機派位的情況下,“托人”爭取了一個學位!8月份的時候,我接到學校通知,說讓去交66000元的捐贈費,要求必須是現金,且不設找零,我們也沒多想,為了孩子能順利入學就交上了!
關于學費為何以“捐贈費”名義收取且不給相應票據,記者以學生家長身份致電叢臺區弘文中學,該校辦公室周老師并未正面解釋,而是稱“通過關系來的學生,(繳費事宜)需要問關系人!
該校高中曾因“跨學年收費”被查
在采訪中,多位家長坦言,自己非常清楚以繳納“捐贈費”的形式獲取學位涉嫌違規,但是為了孩子能到心儀的學校上學,家長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,“現在教育資源非常緊缺,都是為了想讓孩子上一個好點的學校!
叢臺區弘文中學新初一學生軍訓結束等待回家
新黃河記者注意到,早在2012年,教育部等七部門曾聯合下發《關于2012年治理教育亂收費規范教育收費工作的實施意見》,其中重點提到,堅決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,嚴禁以任何名義收取與入學掛鉤的捐資助學款。2021年11月,河北省教育廳等五部門聯合發文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教育收費管理,其中明確提到學費、住宿費按照學年或學期收取,不得跨學年(學期)預收。
叢臺區弘文中學以“捐贈費”為名一次性收取3年學費,已涉嫌違規。新黃河記者梳理發現,2019年,邯鄲市弘文中學高中部就因一次性收取3年學費被媒體曝光,起因是學生轉學向學校申請退費,該校不予退還剩余學費,學生家與學校協商無果,求助媒體此事才得以曝光。對于該事件,彼時邯鄲市教育局回復稱該校已經違規,調查后將給予相應的處理。
除了一次性繳納高額“捐贈費”的負擔,不少家長把孩子送進學校后發現,校方收取的食宿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,一名家長表示,學校收取的食宿費,按照公示標準價格6300元,合到每天為50多元,刨除住宿費一天20元,剩下的餐費也是偏高,“餐費一天30元可不便宜,合一頓飯10塊錢!
多位家長表示,無論是搖號入學的學生,還是通過其他方式入學的學生,第一學期食宿費及其他費用均為9800余元。一名家長對此質疑:“刨去一個學期6300元食宿費,軍訓費、被褥費、校服費等加起來需要3000多元?”
實際招生遠超計劃人數,新生學籍成疑
叢臺區弘文中學新初一年級疑似招生900余人
新黃河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,2023年叢臺區弘文中學新初一年級共18個班,按照每班約50人計算,該校新初一年級總共招收疑似多達900余人,而據邯鄲市教育局發布的《關于2023年全市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的通告》顯示,叢臺區弘文中學今年計劃招生人數為250人,該中學實際招生人數已經超出計劃招生的兩倍有余。此外,該通告中還提到,2023年邯鄲市所有民辦初中招生必須通過“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招生服務系統”報名。對于報名人數少于或等于招生計劃數的,民辦學校予以全部錄取。對于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,全部采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。
未通過電腦派位進入學校的新生有無學籍,通過哪種途徑辦理?不少家長也對上述問題產生疑問,“我也不知道孩子現在有沒有學籍,老師他們也不說!
對于上述情況,前文該校辦公室周老師解釋為“超出計劃招收的學生為教職工子女”。當記者表明身份,詢問上述學生學籍相關問題后,該老師未予正面回應。
關于學生家長的疑問及校方說法,邯鄲市教育局一工作人員表示,超計劃招生系違規行為,“教育部門給他們多少(招生)計劃,他們招多少學生,(招生計劃)是按照學校承載量分配的!痹摴ぷ魅藛T表示,計劃招生以外的學生無法注冊學籍,至于校方解釋超出招生計劃的學生是教職工子女,該工作人員表示一切以招生計劃為準。
記者注意到,今年7月,邯鄲市教育局曾發布《2023年普通中小學新生學籍辦理風險預警》一文,稱日前從網絡輿情及群眾反映了解到,一些機構和學校私下對學生和家長做出招生“承諾”,存在違規招生無法辦理學籍的風險隱患,邯鄲市教育局特此進行預警提示,希望各位考生及家長,要增強防范意識,不要輕信所謂的“承諾”,以免上當受騙。同時,在該文中還提及,凡是違反招生規定招收的學生,均屬于違規招生,不予注冊學籍。
9月22日,新黃河記者致電邯鄲市叢臺區教體局教育科,該科室工作人員表示,針對叢臺區弘文中學涉嫌超計劃招生這一問題,工作人員已將問題記錄,將向領導匯報。
此外,關于該校涉嫌違規跨學年收取學費等相關情況,叢臺區教體局民教科、督導室也已介入調查。
|